2017年11月6日至7日,首届IB教育中国论坛在深圳举行。来自全国各地IB学校以及关注IB国际教育的400多名专家、校长、一线教师等共聚一堂,以“全人教育在中国: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”为主题,探讨了如何贯彻核心素养、实现全人教育,以及IB教育如何在中国更快地融合和发展。我处副处长刘萍代表校内IB项目组参加此次会议。
在11月6日的主论坛上,国际文凭组织全球学校总监安德鲁·麦克唐纳博士和布朗大学招生主任帕内思·奥特女士向与会者介绍了IB的教育理念及它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契合之处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、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作《核心素养与基础教育课程》的主旨报告。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校长、深圳市督学邬晓莉女士发表了题为《教育的殊途同归——深外国际部探索IB教育之路》的演讲。邬晓莉介绍了SWIS创校六年的奋斗历程和办学成绩,结合深圳外国语学校的办学、教育理念,探讨了国际部IB教育之路的机遇与挑战。
除主旨演讲以外,本次论坛还开设了五个分论坛,就IB如何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、实现全人发展以及IB在国内学校实施的案例和经验,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和交流。我校附属双语学校校长龚德辉在分论坛分享了本校在IB教育上的心得。论坛期间,参会者走进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和深圳南山国际学校校园,实地探索和感受IB课程在中国的落地实践。
据悉,IB(国际文凭)是国际教育的领导者,IB提出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十大学习者培养目标,提供全球适用的课程框架,支持与各国本土课程有机融合,其探究式概念驱动教学为各国本土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动力。